TD-HSPA移動通信技術 常永宇 ..

  • 所屬分類:
    電子通信培..
  • 作者:
  • 出版社:
  • ISBN:9787115186393
  • 出版日期:
  • 原價:
    ¥48.00元
    現(xiàn)價:¥0.00元
  • 本書信息由合作網(wǎng)站提供,請前往以下網(wǎng)站購買:

    京東商城

     

    當當網(wǎng)

圖書簡介

品牌:圖書
詳情
  商品基本信息,請以下列介紹為準
商品名稱:  TD-HSPA移動通信技術
作者:  常永宇
市場價:  48元
文軒網(wǎng)價:   38.4元【80折】
ISBN號:  9787115186393
出版社:  人民郵電出版社
商品類型:  圖書

  其他參考信息(以實物為準)
  裝幀:平裝  開本:16開  語種:
  出版時間:2008-10-01  版次:  頁數(shù):
  印刷時間:2008-11-01  印次:  字數(shù):448000
  溫馨提示:出版時間超過3年的圖書,因長時間儲存可能會產(chǎn)生紙張缺陷,敬請諒解!

   主編推薦
    國家高技術研究發(fā)展計劃(“863”計劃),是一項具有明確國家目標的國際科技計劃,是發(fā)展高科技、實現(xiàn)產(chǎn)業(yè)化、建設創(chuàng)新型國家的重大舉措!863”通信高技術叢書,是對通信信息領域的課題以及相關重大專項的成果總結,被新聞出版總署列入“十一五”國家重點圖書出版規(guī)劃項目中的國家重大出版工程。
    本書特點
    國內(nèi)第一本完整地介紹TD-SCDMA系統(tǒng)演進的圖書。匯集了作者多年在移動通信研究和技術開發(fā)方面的實踐經(jīng)驗。

   內(nèi)容簡介
    本書主要介紹了TD-SCDMA系統(tǒng)的前向演進技術,詳細描述了TD-HSDPA、TD-HSUPA系統(tǒng)的原理和物理層技術。通過對MIMO和OFDM等先進技術的分析,為讀者剖析了B3G中的LTE和HSPA+相關技術的特點。本書從實踐出發(fā),結合相應的理論研究成果,為讀者提供了一套有效的TD-HSPA系統(tǒng)仿真方法論,此外,書中還對TD-HSPA的系統(tǒng)性能進行了較為詳細的分析。
    本書內(nèi)容循序漸進,從理論分析到實踐仿真,結構清晰,對于從事TD-HSPA研發(fā)工作的技術人員具有較大的參考價值。

   作者簡介
    常永宇北京郵電大學電信工程學院無線通信中心學術帶頭人,北郵一高通聯(lián)合研究開發(fā)中心主要技術負責人。研究領域主要是移動通信理論和應用,主要研究方向是移動通信系統(tǒng)理論與實現(xiàn),移動通信關鍵技術等。作為項目負責人和主要成員先后承擔并完成了國家、省部級和企業(yè)委托項目10余項。與Qualcomm、Nokia、中國移動、中興、華為等多家設備制造企業(yè)和運營企業(yè)進行過技術合作。在ICC、WCNC、VTC、PIMRC、通信學報等各大會議及核心期刊發(fā)表論文近70篇。出版學術著作8部,申請發(fā)明專利2項。

   目錄
第1章  TD-HSPA概述  1
  1.1  TD-HSPA標準化  1
    1.1.1  3GPP的TD-HSDPA的標準化  2
    1.1.2  3GPP的TD-HSUPA的標準化  2
    1.1.3  CCSA的HSDPA的標準化  3
    1.1.4  CCSA的HSUPA的標準化  3
  1.2  TD-HSPA的演進(TD-HSPA+)  3
    1.2.1  TD-HSPA+系統(tǒng)基本需求  4
    1.2.2  TD-HSPA+標準化進展  4
  1.3  3GPP標準體系  5
  1.4  TD-HSPA的網(wǎng)絡結構  8
    1.4.1  網(wǎng)絡物理結構模型  9
    1.4.2  功能結構模型  10
    1.4.3  邏輯功能子網(wǎng)結構  12
    1.4.4  UTRAN基本結構和通用協(xié)議結構模型  13
  1.5  與WCDMA HSPA技術的差別  15
    1.5.1  TD-HSDPA與WCDMA HSDPA的差別  15
    1.5.2  TD-HSUPA與WCDMA HSUPA的差別  17
  參考文獻  17

第2章  TD-HSPA關鍵技術  19
  2.1  自適應調(diào)制編碼(AMC)  19
    2.1.1  自適應傳輸系統(tǒng)  19
    2.1.2  自適應技術  20
    2.1.3  信道估計誤差和估計時延的影響  22
    2.1.4  自適應編碼調(diào)制  25
    2.1.5  考慮快衰落和慢衰落的自適應技術  27
  2.2  混合自動重傳請求(HARQ)  29
    2.2.1  差錯控制技術背景  29
    2.2.2  傳統(tǒng)的ARQ技術  29
    2.2.3  HARQ  32
    2.2.4  TD-HSPA的重傳機制  37
  2.3  快速調(diào)度  41
  參考文獻  42

第3章  TD-HSDPA原理及基本結構  44
  3.1  信道及映射  44
  3.2  物理層結構  47
    3.2.1  物理層模型  47
    3.2.2  物理信道  49
  3.3  MAC層結構  56
    3.3.1  Node B側MAC實體  56
    3.3.2  UE側MAC實體  59
  3.4  接口協(xié)議  61
    3.4.1  UTRAN接口  61
    3.4.2  對Iub接口整體的影響  63
    3.4.3  對Iur接口整體的影響  64
  3.5  參數(shù)配置  66
    3.5.1  信令參數(shù)  66
    3.5.2  UE終端類型  67

  3.6  系統(tǒng)過程  68
    3.6.1  AMC的實現(xiàn)  68
    3.6.2  HARQ的實現(xiàn)  68
    3.6.3  呼叫流程  69
    3.6.4  移動性管理  72
  3.7  多載波TD-HSDPA  76
    3.7.1  物理層結構的變化  76
    3.7.2  MAC層結構的變化  76
    3.7.3  Node B側設計  79
    3.7.4  UE側設計  81
  參考文獻  82

第4章  TD-HSUPA原理及基本結構  84
  4.1  信道及映射  85
  4.2  物理層結構  87
    4.2.1  物理層模型  87
    4.2.2  物理信道  88
  4.3  MAC層結構  94
    4.3.1  UE側MAC結構  94
    4.3.2  UTRAN側MAC結構  97
  4.4  接口協(xié)議  101
    4.4.1  UTRAN接口  101
    4.4.2  對Uu接口的影響  102
    4.4.3  對Iub/Iur接口的影響  102
  4.5  參數(shù)配置  103
    4.5.1  信令參數(shù)  103
    4.5.2  UE類型  104
    4.5.3  系統(tǒng)提供的業(yè)務  105
  4.6  系統(tǒng)過程  105
    4.6.1  呼叫流程  105
    4.6.2  移動性管理  106
    4.6.3  AMC過程  108
    4.6.4  HARQ過程  109
  4.7  多載波TD-HSUPA  110
    4.7.1  物理層結構的變化  111
    4.7.2  MAC層結構的變化  111
    4.7.3  接口的變化  113
  參考文獻  113

第5章  TD-HSPA的業(yè)務介紹  115
  5.1  MBMS業(yè)務  115
    5.1.1  概述  115
    5.1.2  TD-MBMS系統(tǒng)網(wǎng)絡架構  116
    5.1.3  TD-MBMS相關功能實體  118
    5.1.4  MBMS基本業(yè)務  121
    5.1.5  MBMS信道結構以及協(xié)議結構  125
    5.1.6  TD-MBMS組網(wǎng)方式  129
    5.1.7  TD-MBMS宏分集  133
  5.2  VoIP業(yè)務  134
    5.2.1  概述  134

    5.2.2  VoIP業(yè)務QoS介紹  134
    5.2.3  VoIP業(yè)務IP頭壓縮  135
    5.2.4  VoIP業(yè)務模型  136
    5.2.5  TD-HSPA系統(tǒng)下的VoIP  138
  參考文獻  140

第6章  TD-HSPA無線資源管理  141
  6.1  TD-HSPA RRM概述  141
  6.2  TD-HSDPA RRM策略  143
    6.2.1  功率分配  143
    6.2.2  接納控制  148
    6.2.3  TD-HSDPA中的切換控制  153
    6.2.4  HS-DSCH的鏈路自適應  158
    6.2.5  快速分組調(diào)度(FPS)算法  159
  6.3  TD-HSUPA RRM策略  163
    6.3.1  功率分配  163
    6.3.2  接納控制  166
    6.3.3  HSUPA切換控制  169
    6.3.4  HSUPA分組調(diào)度  170
  參考文獻  177

第7章  TD-HSPA增強與演進  179
  7.1  關鍵技術  179
    7.1.1  MIMO技術  179
    7.1.2  OFDM技術  187
    7.1.3  MIMO與OFDM結合的優(yōu)勢  197
  7.2  HSPA+  198
    7.2.1  HSPA+的標準化進程和目標  198
    7.2.2  HSPA+中所采用的關鍵技術  198
    7.2.3  HSPA+的網(wǎng)絡結構  205
  7.3  TD-SCDMA LTE  206
    7.3.1  LTE的標準化進程和目標  206
    7.3.2  LTE的物理層  206
    7.3.3  LTE的網(wǎng)絡結構  213
  7.4  TD-SCDMA與移動WiMAX的共同服務(Interworking)  215
    7.4.1  TD-SCDMA與移動WiMAX共同服務的需求  215
    7.4.2  TD-SCDMA與移動WiMAX共同服務的候選方案  217
  參考文獻  219

第8章  TD-HSPA系統(tǒng)性能評估方法  221
  8.1  性能評估概述  221
    8.1.1  關于M.1225建議  221
    8.1.2  性能評估的準則  221
  8.2  性能評估方法——計算機仿真  222
    8.2.1  鏈路級仿真  223
    8.2.2  系統(tǒng)級仿真  233
    8.2.3  鏈路級與系統(tǒng)級仿真接口  245
  8.3  計算機仿真平臺的結構和設計  246
    8.3.1  鏈路級仿真結構和設計  246
    8.3.2  系統(tǒng)級仿真結構和設計  249

  參考文獻  256

第9章  TD-HSPA鏈路、吞吐量及覆蓋性能  258
  9.1  TD-HSPA鏈路預算  258
    9.1.1  TD-HSDPA鏈路預算  259
    9.1.2  TD-HSUPA鏈路預算  265
  9.2  鏈路性能  267
    9.2.1  AMC鏈路性能分析  267
    9.2.2  HARQ鏈路性能分析  268
    9.2.3  聯(lián)合檢測中的干擾和噪聲抑制參數(shù)b因子  268
  9.3  系統(tǒng)/用戶吞吐量及覆蓋性能  273
    9.3.1  基于不同調(diào)度算法的TD-HSDPA系統(tǒng)性能  273
    9.3.2  TD-HSDPA小區(qū)覆蓋性能  275
  參考文獻  276

縮略語  277

   精彩內(nèi)容
    第1章  TD-HSPA概述
    近年來,第三代移動通信技術的發(fā)展非常迅速,特別是具有自主知識產(chǎn)權的TD-SCDMA技術在我國更是獲得了高度重視。2007年在北京、上海等10個城市進行的TD-SCDMA大規(guī)模商用網(wǎng)絡試驗,進一步提高了TD-SCDMA技術的商用水平。2008年奧運會的召開促使TD-SCDMA網(wǎng)絡在原來10個城市的基礎上,逐步實現(xiàn)全國覆蓋,所有這些都預示了TD-SCDMA技術已經(jīng)日趨成熟,可以滿足未來隨時可能啟動的商用要求。
    當前,新一輪的移動通信技術標準和技術浪潮風起云涌,以3G增強技術、LTE長期演進及4G技術為代表的新的競爭態(tài)勢正在形成。為了保證TD-SCDMA在這些新技術上繼續(xù)有創(chuàng)新、有突破,保持可持續(xù)發(fā)展,TD-SCDMA技術標準后續(xù)的演進必須基于TD-SCDMA現(xiàn)有的關鍵技術和核心專利。目前TD-SCDMA已經(jīng)有了非常清晰的技術演進路線,即從目前的單載波技術向多載波技術演進,從3G增強(指TD-SCDMA高速分組接入(TD-HSPA))到長期演進(LTE)技術,再演進到IMT-Advanced。
    3G增強技術是在3G現(xiàn)有技術的基礎上,通過引入局部的先進技術,如HARQ、AMC、高階調(diào)制、快速調(diào)度機制等,取得明顯的性能提升,以滿足3G現(xiàn)有網(wǎng)絡的快速升級和部署。采用的基本技術仍然以CDMA技術為基礎,沒有技術體制上的更
......


目錄

同類熱銷圖書

書名 作者 出版社 價格 購買
PLC職業(yè)技能培訓及視頻精講——三菱FX 系列(附光盤) 張運剛,宋.. 人民郵電出版社

¥58.00

¥46.40
詳情
PLC運動控制實例及解析 (松下) 常斗南 主.. 機械工業(yè)出版社

¥26.00

¥19.50
詳情
LED照明設計及工程案例 房海明,肖.. 化學工業(yè)出版社

¥48.00

¥41.20
詳情
助理電子商務師國家職業(yè)資格考試(三級)(培訓教程) 《助理電子.. 中央廣播電視大學..

¥48.00

¥34.90
詳情
PLC與變頻器應用技術項目教程 (西門子) 段剛 主編 機械工業(yè)出版社

¥25.00

¥18.70
詳情
維修電工(初級職業(yè)技能訓練用書) 王建 等主.. 機械工業(yè)出版社

¥19.00

¥13.80
詳情
電工作業(yè)(特種作業(yè)人員安全技術復審教材) 楊有啟 主.. 中國勞動社會保障..

¥15.00

¥12.00
詳情
家用電器產(chǎn)品維修工(基礎知識)——國家職業(yè)資格培訓教程 中國就業(yè)培.. 中國勞動社會保障..

¥36.00

¥27.40
詳情
激光原理與技術(職業(yè)技術教育“十二五”課程改革規(guī)劃教材.. 施亞齊 主.. 華中科技大學出版..

¥22.80

¥15.80
詳情
電子產(chǎn)品制作與調(diào)試(廖軼涵) 廖軼涵 主.. 化學工業(yè)出版社

¥24.00

¥18.20
詳情
維修電工職業(yè)技能鑒定指導/職業(yè)技能鑒定叢書 張栩 主編 高等教育出版社

¥16.90

¥13.20
詳情
(教材)模擬電子技術(鐵路職業(yè)教育鐵道部規(guī)劃教材) 王彥 主編 中國鐵道出版社

¥19.50

¥15.60
詳情
家用電熱器具與電動器具維修工(初級中級高級)/職業(yè)技能鑒.. 《職業(yè)技能.. 中國勞動社會保障..

¥21.50

¥16.10
詳情
電子綜合電路設計與安裝調(diào)試(電氣自動化技術金藍領技師教.. 徐麗萍 主.. 中國勞動社會保障..

¥37.00

¥30.60
詳情
內(nèi)外線電工工藝/職業(yè)技能培訓教材 勞動和社會.. 中國勞動社會保障..

¥18.00

¥13.70
詳情
電工與電子基礎/中級電工培訓教材 勞動和社會.. 中國勞動社會保障..

¥19.00

¥14.40
詳情
維修電工技能(農(nóng)村勞動力轉移技能培訓用書) 王兆晶 主.. 機械工業(yè)出版社

¥17.00

¥12.30
詳情
電工學/職業(yè)技術教育機電類規(guī)劃教材 丁承浩 主.. 機械工業(yè)出版社

¥21.00

¥15.70
詳情
2009年全國大學生電子設計競賽試題剖析 高吉祥 主.. 電子工業(yè)出版社

¥29.00

¥21.70
詳情
等離子彩電快修技能圖解精答 張新德 等.. 機械工業(yè)出版社

¥30.00

¥21.10
詳情
無線電裝接技能 董武,盧津.. 福建科技出版社

¥10.00

¥6.70
詳情
電子政務(第二版) 楊路明 等.. 電子工業(yè)出版社

¥38.00

¥27.60
詳情
單片機實戰(zhàn)項目教程 高建國 主.. 華中科技大學出版..

¥22.80

¥15.80
詳情
PLC運動控制實例及解析 (西門子) 常斗南 主.. 機械工業(yè)出版社

¥24.00

¥21.90
詳情
現(xiàn)代電子工藝 王天曦,王.. 清華大學出版社

¥49.80

¥37.80
詳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