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介紹 關于我們 聯(lián)系方式 廣告業(yè)務 幫助信息
1998-2022 ChinaKaoyan.com Network Studio. All Rights Reserved. 滬ICP備12018245號
分類:導師信息 來源:中國考研網 2015-06-03 相關院校:北京航空航天大學
導師詳細信息
姓名:鄭錚
性別:男
出生年份:1972
職稱:教授
院系:電子信息工程學院
首次聘任導師時間:2004
現(xiàn)聘任導師一級學科名稱:光學工程
現(xiàn)聘任導師二級學科名稱:光學工程
聘任在第二學科培養(yǎng)博士生專業(yè)名稱:無
聘任在自主設置學科培養(yǎng)博士生專業(yè)名稱:信息網絡
主要研究方向及特色:光通信與網絡、超快與非線性光學、微納光子學、生物光子技術
電子信箱:zhengzheng@buaa.edu.cn
辦公電話:82317220
辦公地點:北航新主樓F-1014房間
通信地址:北京市海淀區(qū)學院路37號電子信息工程學院
個人簡介:
鄭錚,男,1972年生,博士,教授,博士生導師,F(xiàn)任電子信息工程學院光電與信息工程系系主任。
于清華大學電子工程系獲學士學位,美國普渡大學電機工程學院獲碩士和博士學位。曾于美國朗訊科技公司等國際研究機構任職,從事先進光傳輸和光交換技術等研究工作。2003.12至今于北航從事光通信與光網絡、光電信息系統(tǒng)等方面的科研與教學工作。
研究方向包括光通信與網絡、微納光子器件與應用、非線性與超快光學技術與應用、生物光子信息技術、激光與光電子技術等,承擔自然科學基金重點項目、民口973、863課題等項目多項。
所培養(yǎng)的博士研究生近年來曾連續(xù)獲得“教育部博士生學術新人獎”、“北航優(yōu)秀博士畢業(yè)論文”,另有多人獲“北航研究生十佳”、“北航博士生創(chuàng)新基金”、“北航研究生雙十佳優(yōu)秀學術論文獎”、“北航優(yōu)秀碩士畢業(yè)論文”等獎勵。作為課程負責人,一門課程入選教育部“來華留學英語授課品牌課程”。
已發(fā)表論文二百余篇,其中SCI收錄八十余篇。獲得美國專利兩項、中國發(fā)明專利二十余項,另申請國際和國內發(fā)明專利二十余項。獲04/05年度美國李氏基金會杰出成就獎。入選2005年“新世紀優(yōu)秀人才”支持計劃。2007年受聘“北京航空航天大學藍天學者特聘教授”。
近五年部分代表性學術論文:
Widely-pulsewidth-tunable ultrashort pulse generation from a birefringent carbon nanotube mode-locked fiber laser, Optics Express, Vol. 22, No. 17, pp. 21012-21017, 2014
Fast, long-scan-range pump-probe measurement based on asynchronous sampling using a dual-wavelength mode-locked fiber laser, Optics Express, Vol. 20, No. 23, pp. 25584-25589, 2012.
Switchable, dual-wavelength passively mode-locked ultrafast fiber laser based on a single-wall carbon nanotube modelocker and intracavity loss tuning, Optics Express, Vol. 19, No. 2, pp. 1168-1173, 2011
The un-symmetric hybridization of graphene surface plasmons incorporating graphene sheets and nano-ribbons, Appl. Phys. Lett., Vol. 103, No. 24, 241116, 2013
Silicon-slot Mediated Guiding of Plasmonic Modes: the Realization of Subwavelength Optical Confinement With Low Propagation Loss, IEEE J. of Selected Topics in Quantum Electronics, Vol. 20, No. 4, pp. 8100108, 2014
Nearly Three Orders of Magnitude Enhancement of Goos-Hanchen Shift by Exciting Bloch Surface Wave, Optics Express, Vol. 20, No. 8, pp. 8998–9003, 2012
Self-referenced sensing based on a waveguide-coupled surface plasmon resonance structure for background-free detection, Sens. Actuators, B, Vol. 162, No. 1, pp. 35–42, Feb. 2012
近五年部分授權發(fā)明專利:一種高速表面等離子共振傳感的測量方法及其測量系統(tǒng)(美國、中國專利),一種表面等離子共振的相位測量方法及其測量系統(tǒng),光四相制相移鍵控信號的全光再生方法,一種高精度表面等離子共振檢測方法,一種混合型表面等離子激元光波導等。
聯(lián)系方式:(010)82317220,E-Mail:zhengzheng@buaa.edu.cn
掃碼關注
考研信息一網打盡
網站介紹 關于我們 聯(lián)系方式 廣告業(yè)務 幫助信息
1998-2022 ChinaKaoyan.com Network Studio. All Rights Reserved. 滬ICP備12018245號